父可敌国_第71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8节 (第2/3页)

赶紧派出探马赤军前往侦查,其余部队也厉兵秣马,准备大干一场。

    辽西走廊是山海关通往辽东的路上通道,因其背山面海,平地狭窄如走廊而得名。

    明军这条运粮路线,却恰恰要横穿走廊,然后翻越三道平行的山脉,才能抵达大宁。

    好在三道山脉间地势平坦,又辽金元三朝开辟了还算宽敞的道路,运送起粮食来不算太艰难。至少比西线简单多了。

    从喜峰口往大宁运一趟的功夫,东线能运两趟。要是再加上通州到喜峰口的距离,就更没法比了。

    不过暂时前线还不缺粮,所以明军五天运一次粮,每次出动大车三千辆。

    三千辆大车听着很多,但每次只能运粮两万五千石。其中五千石还是车夫和押运部队的口粮,所以最后只能有两万石送到大宁。

    而两万石军粮只够大军吃五天……这还是战马在这个季节有充足草料,不需要额外口粮的情况下。军队消耗之恐怖,可见一斑。

    这支三千辆大车的辎重部队,有车夫六千人,押运骑兵四千人,共计一万人,浩浩荡荡自海边出发。翻越松岭山脉时,便被元军的探马盯上了。

    元军探马飞奔回大青山时,明军车队距离大青山还有一天的行程。

    听了斥候的禀报,洪伯颜道:“跟之前的车队没什么区别,四千押运的明军。其余六千都是车夫,战马一冲就一哄而散了。”

    “领队的将领姓什么?”高八斯又谨慎问道。

    “大旗上写着个“平”字。”探马禀报道。

    “姓平……”二王便将他们听过名号的明军将领,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肯定平平无奇。”洪伯颜最后断定道:“不然怎么会没听过这号人?”

    高八斯缓缓点头道:“确实没听说过,至少绝对没跟我们交过手。”

    “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干他娘的!”洪伯颜狞笑一声。

    “好。”高八斯思来想去,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便沉声道:“明日按计划行事,你我各带本部兵马,从左右两面山坡突击,我来对付明军骑兵,你负责驱赶车夫,放火烧车。”

    顿一下又嘱咐道:“放完火就撤,切记不要恋战,也不要杀太多人。”

    “这是何故?”洪伯颜不解道:“好容易逮个机会,还不大杀特杀,杀个痛快?”

    “你这次痛快了,将来就可能不痛快。”高八斯叹气道:“没听说太尉一直在跟明军和谈吗?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们的厉害就行了,没必要把梁子结的太深……”

    “哦。”洪伯颜明白了,高八斯是怕让明军记恨上,万一哪天投降了,再找他们算账怎么办?

    便点头道:“行,听你的。”

    ……

    第一二八七章 平平无奇

    两个蒙古王爷口中那个平平无奇的平姓将领,自然是平安。

    他一门心思想上前线,为此托关系找门子,都求到老六头上了。上个月终于等来了心心念念的一纸调令——命他由山东都指挥使,转任辽东都指挥使。

    这年月,辽东是山东的一部分,辽东都司辖区也小的可怜,他从山东到辽东,无疑是左迁了。

    但平安却乐得一蹦三尺高,跟继任官员交了印,便在登州坐船直奔辽东。

    结果到了辽阳才发现,尼玛,这边居然也没仗打……明军占据通辽后,元军根本就回不来东北了。

    这对辽东军民来说当然是好事,可对平安来说,就她娘的坑爹了,老子从山东跑来东北,是为了打仗,不是玩泥巴的!

    万幸辽东这边,跟前线还是有些联系的。军粮改为海运之后,陆上的运送就归辽东都司负责了。

    结果堂堂都指挥使,居然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