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_第69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99节 (第4/4页)

 至于那十万辆依然嘎嘎新的冰车,朱桢留下两万辆继续用来运输物资,其余八万辆让山东车夫开回去,还给当初捐献木头的老百姓。

    大冰车结构简单,主要耗材就是平铺的车板,简单拆解就可以得到完整的板材,造船打家具、打棺材,完全没问题。

    至于孔家孟家还有鲁王府,捐了就捐了,还想再要回去?做梦吧……

    与此同时,一骑快马疾驰出了通州城,向着京城方向飞奔而去。

    马上骑士背插红旗,颈悬铜哨,一看就是递送紧急军报的快马,所有行人车马统统都要回避让路。

    通州距南京全程两千里,一匹马自然跑不下来,所以是要换马的。

    快马军报快到驿站时,便会吹响铜哨,听到哨声,驿卒就会立即从马厩中,将马匹牵至驿站门外,让军士换马赶往下一处驿站。

    从北到南,官道畅通宽阔,六十里一驿,所以每匹马只需要跑六十里,自然可以一直保持高速。这样几十匹马接力下来,才能日行八百里!

    两天后,这封紧急军报便呈送到了太子面前。

    朱标看完之后,便拿着军报快步冲进了武英殿。

    武英殿中,案卷堆积如山,这都是审刑司送来的郭桓案卷宗,朱老板一边看,一边阴着脸听吴庸禀报道:“皇上,下派钦差之事很不顺利,没有人主动报名不说,那些被指定的给事中、行人全都找各种理由推脱不去,为此,有人甚至故意摔断了腿。”

    “他们想不去就不去吗?”朱元璋一听就火大:“告诉他们谁不去,就以郭桓同党论,摔断腿也得给咱去!”

    “是,皇上。”吴庸先应一声,又苦着脸道:“但这些人心里是同情那些贪官污吏的,对朝廷惩贪很不以为然。可以想见,就算押着他们去了地方,肯定也出工不出力。”

    “那你说怎么办?”朱元璋瞥他一眼,通常说这话的,就是要提要求了。

    果然,便听吴庸道:“这次蒙皇上器重,命审刑司单杠审理郭桓大案,我们全司无不感激涕零,誓要竭尽全力,以报皇恩!只是我们人手实在太少了,加上为臣才五个人,不管干什么都要向别的衙门借人,实在太不方便。就像这回,遇到有人掣肘,直接就没法了。”

    “所以为臣斗胆请皇上多给审刑司配些人手,才能更好的查办此案啊!”吴庸情不自禁的提高了声调,满眼渴望的望着皇帝。

    “嗯,咱考虑考虑。”朱元璋点点头,看到了从殿外快步走进来的太子,不禁两眼一亮。

    便把手里的卷宗往桌案上一搁道:“你先下去吧。”

    “是,为臣告退。”吴庸跪地给皇帝磕头,屁股撅的老高。然后才爬起来,又向太子作揖:“拜见太子爷。”

    太子理都没理他。

    吴庸讨了个没趣,灰溜溜退下了。

    “哟,稀客啊。还以为太子爷忘了自己有个爹呢。”朱老板这才对太子哼一声。自从太子几次给郭桓案官员求情,被他骂了之后,已经十多天没来武英殿了。

    “儿臣不敢。”太子便笑道:“这不是为了让父皇少生点气吗。”

    “少来,那你今天怎么又来了?莫非有什么好消息?”朱元璋见他脸上有笑模样,心里也松了口气。看着老大板着脸,他心里也发怵的。

    “是,大好消息!”朱标将徐达送来的奏章呈给父皇道:“老六已经把那两百万石军粮,全部运到通州了!”

    “是吗?又让这小子做到了!”朱元璋本来靠坐在龙椅上,闻言一下子弹起来,拿起奏报细看道:“你现在就说他会生孩子,咱也信了。”

    “纸上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其实是他和老四领着三省六府二十多万军民,一个月来顶风冒雪,往返奔波四千里的结果。此中有多少殚精竭虑,多少辛苦牺牲,常人绝对难以想象。”

    “那是当然,咱家这个老六,怎么会是常人呢?”朱元璋高兴的脸都圆了,赞不绝口道:“好啊好啊,起先咱都绝望了,以为这回要鸡飞蛋打了。让老六去北平,不过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