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6节 (第2/3页)
。 “呵呵,无他,唯手熟尔。”朱桢便笑道:“打日本征云南,我干的都是军需官的差事,一开始也是手忙脚乱,但干着干着手就熟了。” “六哥实在是太厉害了!”看到这一幕的老十一,佩服的五体投地。“都说古代留侯武侯运筹帷幄,调度有方,我看怕也比不了六哥。” “哈哈,也是巧了。”朱桢笑道:“这次配合我的,不是老部下就是新朋友,没有外人。大家都捧场才能有这个效果,你说是吧师兄?” 这也是朱桢为什么要让车队分作五队,前后间隔两天出发的原因。这样时间上配合的刚刚好,效率远比一股脑都挤到码头上高多了。 但更让人觉得恐怖的是,六哥居然把所有环节都对接的丝滑无比,所有方面都协调的同心合力,所有人员都调配的井井有条。这份能力就连他这种菜鸟都觉得可怕至极。 “这可不是光熟练就行的。”十一摇头道:“人都说衙门因循苟且,六哥却能让这么多部门如臂使指,这是何等的威信?” 他最后一句却是跟前来拜见的韩宜可说的。 韩宜可已经年逾不惑,常年操劳奔波,让他两鬓有些斑白,原本白皙的皮肤也变成了古铜色。但穿着那身一品官袍,还是显得过于年轻了。 他先规规矩矩的对三位殿下行礼,然后苦笑着对老六道:“初一那天,为臣刚下了早朝,准备去给老师拜年,半道就被太子爷叫去,结果给我布置了这么个大活。” 说着他指了指自己的两眼道:“看这黑眼圈,从初一到今天,我加起来没睡十二个时辰。” “看不出来,你本来脸就黑。”朱桢大笑着开起了韩宜可玩笑。 知道两人有话要说,十一便拉着十二去看吊车卸货了。 韩宜可这才笑道:“王爷现在可真谨慎啊,太子爷说之前我啥都不知道。” “我都不吃骆驼肉了,现在不谨慎不行啊。”朱桢苦笑着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道:“咱现在是大宗正,皇族表率,得带头讲规矩啊。” “王爷还是海政总理,海政衙门的正经一把手,提前跟下官打个招呼,让我有个心理准备,也没问题吧?”韩宜可道。 “话虽如此,要是让我大哥看出你有心理准备,他会怎么想?”朱桢淡淡道。 韩宜可一愣,以前王爷可绝不会说这种话。 朱桢点到即止,便又沉声问道:“最近的大案,不会牵扯到你们吧?” “正要跟王爷说这事。”韩宜可马上不再操心,那些他不该操心的事。低声道:“听说吴庸和毛骧已经把户部都察院掀了个底朝天,两个衙门到现在还瘫痪着呢。据说他们对侍郎以下官员都用了刑,得到了好多口供,下一步会抓捕其他衙门的人。我们海政衙门肯定也跑不了。” “那当然,你们是负责运粮的嘛。”朱桢点点头:“你们不会也参与进去了吧?” “绝对没有!”韩宜可先矢口否认,又有些心虚道:“至少我绝对没有。” “你这话我怎么听着这么害怕?”朱桢无语道:“看来海运司的屁股也不干净。” 总理海运衙门下设五个清吏司,其中总务司是负责庶务的,船舶司是负责造船的。市舶司负责海上贸易。 还有一个九州司,是负责日本事务的。说白了就是管日本金山银山的。 再一个就是负责漕粮海运的海运司了。 其他四个清吏司都不沾漕粮,这次基本上没什么危险。但负责漕粮海运的海运司,可是深度参与其中,就连韩宜可也不敢保证,他们没问题。 “下官已经命各司自查了,尤其对干系重大的海运司,直接派了杨士奇带人进驻,彻查。”韩宜可向朱桢禀报道:“半个月来,真的查出了不少问题,小到吃拿卡要,大到在账目上动手脚,以漂没等理由夸大漕粮损耗,然后在海上倒卖给同伙……堪称触目惊心!” 第一二四一章 结果还是本王的事儿…… 已是三更天,海州转运码头上,却依然火把照天,人声鼎沸。数万军民齐心协力,连夜卸船装车。 豪华冰舟中,气氛却越来越凝滞,跟车外热火朝天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 听了韩宜可的禀报,朱桢脸色跟他差不多黑了。 “你这个家是怎么当的?!”他沉声斥责韩宜可道:“你可是堂堂韩宜可啊,怎么能让自己的地盘,也变的跟别的衙门一样污秽不堪呢?” “是,为臣难辞其咎。”韩宜可惭愧的垂首道:“这些年每年都自查自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