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92节 (第3/3页)
只是大年初一被迫加班,任谁都没有好脸色,工匠们一边干活,一边咒骂,发泄着满腹的牢骚。 “王爷来看望大家了!”木匠作的官员吆喝一句,工匠们赶紧放下手头的活计,跪地磕头。 “大家免礼,快起来吧。”朱桢笑容和煦的团团拱手道:“本王和四哥来给大家拜年发红包啦!” 工匠们赶忙连声道谢,心里稍微舒服一些了。 等到把红包领到手里,看到里头居然是一张一两面值的海票后,工匠们脸上终于有了些笑模样。 “本王知道,大年初一让人上班实在是缺德带冒烟。”然后朱桢站在解好的一堆木头上,用他多年演讲练就的大嗓门,对工匠们道:“所以本王跟四哥商量着,让大家至少过完了年初一,等年初二再集结。这样就……好吧,其实还是挺缺德的。” “哈哈哈……”木匠们忍不住笑起来。便听王爷沉声道:“本王也不想折腾大家,本王和四哥也想好好的过年,但有贪官污吏不想让我们好好过年,是谁呢?就是管着北平粮仓的那帮人!大将军准备用粮了才发现,粮仓已经被他们掏空了!” “大将军为什么要用粮呢?自然是要打仗了。”朱棣接过话说道:“本王不妨跟大家实话实说,眼下有一个消灭纳哈出的天赐良机,大将军已经调集了大军,只待一过完年就出兵了,结果发现军粮没了,直接就把他气的病倒了!” “他妈的!杀了他们!”工匠们便将怒火转移到了贪官污吏的身上。 其实对他们这些生活在北平的人来说,北元王廷只是遥远的传说,东北的纳哈出却是真正的威胁。老人吓唬不睡觉的孩子时,经常会说“纳哈出来抓小孩了!” “一旦错过这个机会,我们就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再逮到他!”朱桢接茬高声道:“所以我们要赶在正月底前,将一大批军粮从南方运过来,这样就不耽误大军出征了!而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大家正在制作的冰车,现在大家明白自己在这里的原因了吧?” “至于为什么别的民夫明天才到,而你们今天就要开工,自然是因为你们更重要了。”朱桢又给木匠们戴了顶高帽道:“我们需要整整十万辆冰车!只能争分夺秒啊!拜托了诸位!” “王爷不用说了,我们晓得了!”工匠们被老六这一番心理按摩下来,一个个群情激昂,高声应喝道:“我们这就去干活了!” 说完便各就各位,热火朝天的忙碌起来,工作强度陡然提高了数倍。 第一二三三章 郭桓案起 南京。 开年头一天的大朝上,朱老板就拉长个脸,双手把腰带使劲往下按,吓的朝贺的大臣们差点尿了裤子。 朝会结束后,朱元璋也没有按例赐宴,便气冲冲的回宫去了。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谁又触了皇上的霉头。 太子却是心知肚明,安抚一番百官,让他们安心回家过年,然后便赶紧追去了武英殿。 一进殿,他就看到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审刑司左审刑吴庸,已经在向皇帝禀报着什么了。 “快过来一起听听。”朱元璋看到太子进来,便招呼他上前道:“咱大明的官老爷是何等丧心病狂!” “你再简单的跟太子爷讲一讲。”朱元璋又冷声对左审刑吴庸道。 审刑司是朱老板撤中书后,于洪武十四年新设立的一个司法衙门。职责是掌详议大理寺所理之刑。别看它品级不高,只有六品,权力却极大,大明所有的案件都能过问,而且深受朱元璋信任,已经俨然凌驾于刑部大理寺之上了。 “是。”吴庸三十出头,生的狼眉鹰目,令人望之胆寒。 “确实让人震惊。”朱标点点头。 “要么是玩忽职守,要么是内外勾结……”太子叹息道。 “去年年底,咱看着户部报的账,还在那傻乐——全国存粮两千万石,咱们的日子终于阔了!”朱元璋恨的咬牙切齿道:“原来只有账上的数目是属于咱的,库里的粮食早都被那帮蛀虫掏空了!” 要不是今天日子特殊,朱老板在朝会上就要发飙抓人了,能忍到现在实属不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