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3节 (第2/3页)
抛在脑后,专注于如何力挽狂澜。 现在他只能寄希望于左右两路了。 思伦发很快下令,两翼骑兵向明军发起冲击,步兵随后。 哪怕抛去中军,他的兵力依然占据绝对优势,只要能在两翼击败明军,而后向中央夹击,仍然可以获得胜利。 对面的沐英对战局变化洞若观火,不禁微微点头,这蛮王能临危不乱,应变迅速,确实有两把刷子。 但他的敌人是自己,是明军,仅有两把刷子是远远不够的。 沐英便再度挥舞令旗,急促的号角声中,明军两翼骑兵应声而出,迎头对上麓川的两翼骑兵! 大明的骑兵跟麓川骑兵再度针锋相对! …… 为左翼明军打头阵的是被降为千户的冯程。这几个月来他的日子非常不好过,非但要遭受军士们的冷眼,还要被父亲派人来责骂! 冯胜派来的人还告诉他,朝中不少人都主张拿他进京问罪,幸好王爷在京里,替他扛下了一切,他这才能安稳留在云南。 所以他非常感激王爷和征南将军,能给自己这个将功折罪的机会,发誓这次要死战不退,一雪前耻! 不管怎么说,冯程都是宋国公全力培养的继承人,弓马娴熟,单兵素质极为优秀。只见他一马当先,率领手下骑兵从缓坡上斜向冲出,再猛地拨转马头,一个大角度变向,就从斜刺里,拦腰插进了麓川军的右翼骑兵队伍中! 他们将一丈长的铁槊死死夹在腋下,利用战马奔跑的冲击力进行突刺!麓川军受限于马匹,都是轻甲骑兵,哪里能抵挡得住这恐怖的冲击力。沾上碰上就惨叫落马,有不走运的麓川兵,被铁槊怼个正着,身体直接就被破成两节,破碎的内脏凌空喷洒。 而他们手中的马刀,根本砍不穿明军精良的盔甲。这下轮到麓川军感受敌人刀枪不入的恐惧了。 右路战况亦然。明军骑兵势如破竹、挡者披靡!在麓川军两翼骑兵阵中来回反复冲锋,没多久便杀得尸横满地,血流成河了…… 不过麓川军兵力实在太多了,就算三路都遭遇明军痛击,依然有大量的骑兵冲过了明军的防线,朝着征南将军的帅旗冲去。 这不是思伦发的命令,而是身经百战的麓川军老兵的自觉。他们知道,只要能干掉沐英,就能顷刻间反败为胜! 第一一一零章 圆方阵 南涧河谷,老公鸡山下,一面赤红流苏、蓝底金字的带斗大纛旗,在春风中烈烈招展,上书七个遒劲的大字: ‘钦命征南将军沐’! 沐英右手持着令旗,左手按着腰间的御赐宝刀,端坐在帅旗之下的虎皮交椅上。 眼看着乌泱乌泱的麓川骑兵,直扑自己的帅旗而来,他却依然纹丝不动,连表情都没有丝毫变化。 那些麓川骑兵惊喜的发现自己与沐英之间,竟是一片开阔地,赶忙拼命催动战马,要抓住这天赐良机,来个擒贼先擒王! 然而当他们冲到帅旗近前三十丈距离时,面前忽然响起惊天动地的炮声! 数不清的炮口喷出一道道火蛇,冰雹般的霰弹激射而出,形成一片可怕的弹幕,将冲在前头的那些麓川骑兵笼罩其间。 顷刻间,成片的麓川骑兵连人带马成了血葫芦,人仰马翻。 惨烈的人嘶马叫声响彻河谷,甚至暂时盖住了各处战场上两军的喊杀声。 那是沐英给大象准备的一排虎蹲炮,大象没享受到,倒让他们享受到了。 明军将他们的虎蹲炮改为虎趴炮,直接放平了炮管直射敌军,大炮上刺刀了属于是! 霰弹齐射之下,中者立扑,顷刻间就夺去了数百名麓川骑兵的性命。 但麓川兵实在太多了,又前赴后继的涌上来,继续朝着那面帅旗突击! 然而火炮之后,还立着明军的火铳兵呢,一阵猛烈而持久的三叠射之后,麓川骑兵死伤者甚众,能继续前进的已经不到半数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双方已经近在咫尺,明军的火铳和火炮全都没用了。 便见明军的炮手和火铳手快速后撤,躲入了枪兵和牌兵组成的方圆阵中。 方圆阵是由多个方阵组成的大圆阵,即所谓‘阵中容阵’。其中方阵是冷兵器时代,军队最基本的战斗队形,其特点是‘薄中厚方’,中间的兵力少,四周的兵力多。这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