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2章 袁通判发难  (第1/2页)
    什么?    学堂?夏税?!    周家人听了只觉脑瓜嗡嗡直响,自家学堂要交哪门子的夏税!    “通判大人,您是误会了。”孙萍花急地辩解:“我家这学堂是给自家孩子读书用的,不是用来对外经营的。”    听到动静前来的老村长也帮着解释:“对啊大人,这肯定是弄错了,我是桃源村的村长,可为周家证明,他家这学堂可没赚过啥钱。”    可是这会子,周老太却沉默了。    眼下这情况哪里是什么误会,分明就是袁通判有意构陷。    这背后定是受了韩碧莲的挑唆。    于是周老太暗哼一声,啥也没说,就盯着袁通判的脸。    果然,那袁通判眼下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待周家不如以前那般客气。    不仅如此,他还早有准备一般,反问孙萍花:“若学堂只为自家孩子所设,那自然不算经商,可本官怎么听闻,你家这学堂除了小县主和其两个兄长外,还有外来的孩子呢?”    “这……”孙萍花着急道:“确实还有别人家孩子,可她们只是一起陪读,我家又未收钱,怎能算是经营学堂。”    袁通判摇了摇头。    “既是收了外面的孩子,就有经营之嫌,除非你们能证明你家未收过他人学费!”    孙萍花他们都很暗自着急。    这天底下,哪里有让人证明自己没做过啥?    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吗。    周老太打量了袁通判好一会儿。    等这袁通判发难完后,这会子才终于重新开口了。    周老太也不急着辩驳,只是笑着反问:“大人,照您的意思,是不是只要找来了外面的孩子在自家学堂念书,便是有经营之嫌了?”    袁通判傲慢地点了点头。    “那好。”周老太不急不慢道:“从杏花镇到灵州城,可是有不少大户都设有学堂,您若是觉得我家应交夏税,就得一视同仁,只要您把其他开设学堂的人家都追查了夏税,那我周家今日便认下您这罪名。”    闻言,袁通判皱了皱眉。    不说别处,光是城里开设学堂的富户就不下几十家。    他怎可能挨家挨户地追查此事。    眼下不过是找个由头,为韩碧莲出口气罢了。    见袁通判不吱声,周老四赶紧应和道:“没错!从未听说自己家学堂也要交夏税的,除非别人也交,您再来责难我家还差不多。”    孙萍花也有了底气:“反正我家一个子儿都没收过文英她们的,不信您找她们家人来对峙就是,不然我们可不接这脏水。”    听罢,周老太微微蹙眉。    “行了老二家的,别再说了。”    周老太缓了口气,然后抬头冷冷道:“袁通判,我家虽住在乡下,但好歹也是有勋爵在身,您若是无故为难我家,我家可不认。”    说罢,她转身便大步流星地朝宅子里走去。    周家众人赶紧跟上了。    “老四,关门,送客!”    气势如虹的声音一落,随即只听“砰”的一声,周家大门这便死死关上。    袁通判碰了一鼻子灰。    不过他脸上却未有半分气恼。    一旁的官兵小心翼翼地询问道:“大人,方才我们已经查验,周家内确有学堂。只是私人学堂,也的确无关经营,咱们没凭没据地也没法子抓人家……”    袁通判耸了耸肩。    “既然无凭无据,那找来凭据不就得了,别忘了李大人对咱们下的命令。”他回头走向马车:“对了,刚才那妇人说什么文英她们家,你们去把文英那些孩子的家找到,我自有法子。”    说完,袁通判刚要上马车,就见一只碧色绣鞋从里面探了出来。    “大人,您可是答应过我的,无论如何都要帮我出了这口气啊。”娇滴滴的声音从马车内传来。    袁通判咽了咽口水。    随即脸上就爬上一片焦急之色,匆匆进了马车。    “放心吧莲儿,只要你乖乖伺候老爷,老爷我哪能连这点儿小事都不如了你的意……”    ……    见官兵们这么快就离开了桃源村,周家人心里轻松了许多。    回到屋里,周老四灌下一碗凉茶道:“娘,我听着动静呢,他们没一会儿就走了,看来也没啥了不得的,许是唬一唬我们罢了。”    孙萍花一听,松了口气往炕上一坐。    “这官府的人怕是想钱想疯了,竟还想唬咱家?”孙萍花想想都乐了。    可宋念喜却不这么想。    她有些犹豫道:“这番夏税收得重,说明朝廷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