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 登山  (第1/2页)
    驱车抵达清城山,三人各自背上自己的背包。    为了这一次登山活动,他们三人都是准备得非常充分的,即便是陆槿芊,背上也背了满满一包。    当然,陆槿芊背得基本上都是他们今天的吃食,而她也乐意亲自保管这些非常“重要”的东西。    至于陆襄,他的背包里面除了一些桌垫、餐巾纸等等杂物之外,就只有那提专门送给清城派掌门的酒了。    登山的时候,陆襄看着孙娅的背包并不是鼓鼓的,但是挺有分量。    于是问道:“孙娅,你这背包里面装得是什么东西啊?怎么感觉挺沉的?”    说完,陆襄伸手托着孙娅的背包下沿向上托了托。    果然很重。    孙娅笑着说道:“我准备了一些凉茶,昨天做好了就放在冰箱里面冻着了。这里面是装着凉茶的保温杯以及杯子。”    陆襄轻轻点点头,伸出手说道:“我帮你背吧?”    陆襄的话刚刚落下,孙娅甚至都还没有回应,落后一两步的陆槿芊立刻跟了上来,将自己的背包交到了陆襄的手中。    “哥!那你帮我背一下吧!”    陆襄无奈地看着陆槿芊,孙娅也偷笑起来,没有要放下背包的打算。    “刚才下车的时候是谁说的,自己要亲自保护这些吃的东西的?”陆襄手里拿着包,叉起腰,没好气地反问道。    “我这不是累了嘛。”陆槿芊吐了吐舌头,立刻伸手指着自己额头上细密的汗水,“你看你看,太阳那么大的,我都流汗了。    “到时候爬到山顶了我浑身臭汗的,连吃饭的心情都没有了。”    “嘿!你……”    陆襄刚想说什么,却被身旁的孙娅拉了拉手臂,后者说道:“好啦陆襄,槿芊要是累的话,你就帮帮她吧,我这边东西也不是很重,没关系的。”    “好耶,孙娅姐万岁!”    陆槿芊张开双手,立刻抱住了孙娅,一副欢天喜地的模样。    陆襄看着她们俩,还能怎么办?只有把包背上了呗。    总不能让自家妹妹累着了不是?    于是接下来陆襄两边肩膀一边背了一只背包,这两个背包看上去都有不少分量,他整个人走路的速度都慢了不少。    好在这段时间里陆襄一直比较注意自己的锻炼,身体比以前要健壮了不少,要不然这两个背包一背上,他都不要说爬山了,直接瘫地上就好了。    三人就这样打打闹闹地爬上了山。    果然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山上确实是是要比城里面凉快不少,即便头顶上就是太阳,但是周围微微吹起的风也都是凉风,感觉特别舒爽。    这座山的下半部分都是各种各样的石梯、亭子,依着从山上留下来的水流而建,这样一来爬山的过程中还能够感受到溪水的凉意。    而从半山腰开始往上走,就能看到大大小小的道观。    根据道观外面放置的导游牌上面描述,这整座山上的道观都是属于蜀州清城派的,只不过根据师承的不同,才分化出了这么多道观。    清城派毕竟也是存在了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即便是这其中的师承只流传下来了五成,那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之前和清云子聊天的时候陆襄也了解到,这些能被游客们光顾的道观,基本上都是属于清城派的外门。    所谓外门,就是有师承,有意愿入道者可以拜师之所。    一般的中途出家,来的就是这外门,也就是现在人来人往的道观。    而因为师承的缘故,不同的道观所司法礼不同,所接纳的信众也是不同的。    毕竟你也不能去找财神爷求子不是?    而在清城山最顶端那唯一一座清城观,则是清城派的内门,也就是清云子修行的地方。    内门的弟子,从清城派的创始人清城天师开始就立下了规矩——只收孤儿。    那传了不知多少年的规矩中还有一条,就是只有当代掌门有资格招收内门弟子,并且最多只能有三名弟子。    大弟子以天为名,近道以礼,赋予长辈对其厚望,向来也是掌门的继承者。    二弟子以云为名,象征自然,云随风动,顺应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    三弟子以辰为名,以周天星斗、九曜明暗探其命途,同天及地,观星以得道。    而在大弟子道成之后接任掌门之位,其余二位弟子则下山成观,开门收徒,传承清城派道承。    这也是为什么清城派历经了千百年还依然这样兴盛的缘故。    至此,也基本上就是清云子那天和陆襄讲述的事情了。    当时他们在上黎宫等待救援,两人靠在一起也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