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6章 江南超市开业  (第2/2页)
阿胶膏,过完年她就十七了,也得补补了。    最近所有人都忙的不可开交,四个嬷嬷负责采购年货,周浪周潮负责整理新铺子。    丫鬟们负责布置屋子,安嬷嬷和孙嬷嬷负责为苏卿卿缝制新衣。    之前在燕国国库搜刮的许多珍贵锦缎,皮毛,都可以派上用场了。    只有苏卿卿和阿珩闲着无事,在新宅子里里外外逛了一圈,又给闵三哥提了些意见,让他再带人略做修葺。    她顺带给五个院子也起了名字,其中三个沿用之前的浅云居,汀兰轩,芳草轩。    剩下的两个空院子,一个有翠竹几丛,便称竹里馆;一个院角有蓼花数枝,便称蓼花榭,两个院子都留作客房用。    腊月二十六    黄道吉日,宜嫁娶,宜开业。    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苏卿卿的铺子再次隆重开业了,门口只稀稀拉拉一些人,每人手里拿着一张五颜六色的宣传单。    这是苏卿卿亲自设计的,图文并茂,还是明码标价。    这次她低调多了,重新取了个名字,“江南好又多超市”。    还重新调整了价格,毕竟越国人与她无仇,更算是某种意义上的父老乡亲了。    “江南好又多超市,好奇怪的名字啊,里面卖的是什么?快进去看看。”    “门口那是老板娘吗?好美啊,就冲着老板娘我也要进去看看。”    “你不要命了,看见她身边那两人没有,手里还抱着剑,一看就是练家子。”    苏卿卿一边笑的人畜无害,一边朝大家挥手示意,让大家排队进。    “大家排排队啊,一次只能进去六个人,今日开业,所有在本铺子消费的客人,都有礼品赠送。”    至于送什么,得看消费情况,消费的越多送的越多。    门口四名侍卫守在两边,维持秩序,等里面的六人全部出去了,再重新放人进去。    古代又没个监控摄像头,只能靠人盯着,每个货架前都有嬷嬷或小厮,贵重物品照样在二楼。    苏卿卿先观察客人们的消费情况,特别有钱的再介绍二楼的产品。    既然是冬日,出售的产品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比如热水袋,棉拖鞋,厚棉袜,保温杯,保温壶,茶壶,都是重点宣传对象。    经过半年多的囤货,她已经囤积了七百多个热水袋,七百多个保温壶,两千多个保温杯了,男女棉拖鞋,棉袜,各有几大箱。    “这袜子是真厚实啊,还是羊毛的,你看这毛,摸着就暖乎乎的,就是二两银子有点贵,你们能不能便宜点。”    “这个盆是什么做的,怎么还五颜六色的?相公你快来看,我要买一个盆。”    进来的几人都惊奇不已,不时大呼小叫,惹得外面的人都伸长了脖子。    “这个热水袋和保温杯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如果不保温的话,我可要回来找你们算账的,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一个膀大腰圆的年轻男子,大摇大摆的走过来,挑衅的看着苏卿卿。他身后两个小厮怀里抱着几个热水袋,保温壶,保温杯,还有拖鞋袜子等。爱吃火锅的李长老的穿书后我在古代开超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