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0章 男主极品亲戚(四十八)  (第1/2页)
    何家对赵元仪这个儿媳妇,非常看重。    哪怕随后,县尊大人升迁,崔太太也跟着离开了河阴县,何家也没有对赵元仪两样对待。    他们更看好赵青云的未来。    是的,知县升官了。    年底的大考,知县果然得了“上等”的考评。    吏部做了安排,调任他去浙州的一个富裕的上县做知县。    崔太太作为家眷,当然要跟随。    来年春天,正式得到了吏部的调令,知县一家就开始准备离开。    “顾妹妹,我真是舍不得你啊!”    崔太太拉着顾倾城的手,眼底满是不舍。    呜呜,这么好看的美人儿,以后都看不到了呢。    “崔姐姐,我也舍不得你!”    顾倾城这话,不全是做戏。    过去的三年里,在赵青云还没有考取功名的情况下,全靠崔太太的庇护,他们母子三个才能过得这么安稳。    还有那个药铺,更是给家里带来丰厚的稳定的收入。    崔太太或许有私心,但顾倾城也有啊。    可利益归利益,两个女人的友谊也是真的。    “我去了杭县就给你写信!”    “嗯,我也会给姐姐写信的!”    “还有那个药铺——”    崔太太看着顾倾城那“单蠢”的大眼睛,冲到嘴边的提点,又咽了下去。    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世间,最常见的就是人走茶凉。    知县离开了河阴县,那么崔太太在这里置办的产业,也要处理。    新任的知县即将到来,他家的女眷也会像崔太太一样,收干股、开铺子。    前任就不能太贪心,更不能不识趣。    东大街的药铺,是崔太太的诸多产业中,最赚钱的一个。    堪称会下金蛋的母鸡。    早就有人暗中眼红了,也就是崔太太在河阴县有权有势,这才没人敢打主意。    崔太太这一走,药铺可就没了靠山。    如果药铺是崔太太自己的产业,她可以利索的变卖。    偏偏,药铺还有顾娘子这个合伙人啊。    崔太太也知道,自己这位妹妹,孤儿寡母的,也没有其他的营生。    母子三个,还有娘家、婆家的好几个后辈,都靠这个铺子养活。    出于理智,崔太太应该劝顾倾城将铺子转手。    最好是等新知县到任后,她想办法找上县尊太太,分出一半做干股,送对方一份大礼。    可一想到赵家的情况,崔太太又不忍心。    关键是,自己这个妹子太单纯啊,就算自己说了,她未必就听得懂。    想了又想,崔太太对顾倾城说,“那个药铺本来就是靠妹妹的秘方才办起来的。”    “我就出了个铺面和几个活计,已经算是沾了妹妹的光。”    “如今我要走了,那个铺面就留给妹妹了。是卖是送,全凭妹妹做主。”    崔太太直接把房契地契都给了顾倾城。    “……姐姐,你真好!”    顾倾城没有推辞,而是像个小孩子般,拉着崔太太的手,吧嗒吧嗒流眼泪。    美人垂泪,呜呜,好好看!    可恨,以后都看不到了呢。    而且这样的美人,会不会引来歹人的觊觎?毒妇的嫉妒?    一想到接替丈夫的那个新知县,崔太太愈发不放心了。    她不但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还把娘家大哥的名讳、地址告诉了她。    以后若是真的出了灭门之灾,也有个求助、喊冤的对象啊。    还有——    咬了咬牙,崔太太没忍住,凑到顾倾城耳边,低声道,“若是真有过不去的坎儿,就去找郑先生!”    那位的家里,才是真正的高门显户呢。    顾倾城:……这位崔太太对她,确实足够赤诚。    “姐姐,谢谢你!”    默默的将恩情记下,顾倾城抹着眼泪,送走了崔太太。    知县走了,新的知县到任了。    作为新上任的父母官,知县熟悉了衙门的事务后,就把县学最年轻的廪生赵青云找了来。    新知县四十来岁的年纪,白白瘦瘦,看着很是儒雅。    据说他是上一届的新科进士,三十几岁才考中。    在京城的礼部当了三年的小吏,好不容易才谋到了知县的实缺儿。    这人跟上任知县一样,都是寒门出身,靠着苦读,改变了命运。    但,他没有上任知县的好运。    上任知县凭借颜值,高攀了官家小姐崔太太,靠着岳家照拂,才能稳步升迁。    而现任呢,他容貌一般,也有些清高。    关键是他考中进士的时候,年岁太大了。    人家那些榜下捉婿的人,也不是瞎子、傻子啊。    看他这年纪,说已经娶妻都是轻的,估计连孙子都有了。    事实上,新知县确实都有了孙子,妻子还是亲舅舅家的表妹。    双重姻亲,他根本不可能休弃糟糠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