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555 章 明月清风(131)二更  (第4/4页)
保障。你说的这个行不通,律院会给你拦了的。”只能一点点去细化,无法做到根治。这个问题再过几百年依旧无法完美解决,倒是不用为这个太费心。    他点了点册子,“瞧瞧,上面都罗列的是哪些内容。”    首先,二十四孝经。    是的!孝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这个不能否认,但二十四孝,得删改一些。    这是元朝一个叫郭居敬的人编的,别看距今时间不远,可想删减这个,估计没有一翻龙争虎斗,是休想达成目的的。    其次,论语。    这个是得拆分,哪些适合蒙童,哪些是大了之后才能学的,这都得划分开来。    像是‘两小儿辩日’这种的,林雨桐就觉得这都是能拿出来做大文章的。    再是如何,论语肯定是要让学的。    两人把册子翻了个遍,很多林雨桐看了第一句不知道是节选哪里的,但是四爷知道呀!两人一问一答的,把册子上这些读书人罗列的篇章都过了一遍。    然后桐桐总觉得哪里别扭。    哪里别扭呢?    这里面有《墨子》《韩非子》,有很多秦汉时期的古文,但是,木有散文。    林雨桐不确定的问四爷:“像是……”后世流传的及其广泛的名篇,“怎么一篇都不见。”    王成进来续茶,就问了一句,“哪一篇不见?”    林雨桐就说,“滕王阁序,文章不好吗?”    什么序?    滕王阁序!    王成迷蒙了一瞬,“谁做的?您知道收录到哪里了吗?”    林雨桐眨巴了一下眼睛,再眨巴了一下眼睛,这是毛意思?王成书读的不少了,经史子集,就问他什么读的不好,怎么就不知道滕王阁序呢?    我来的是个平行时空的假大明吗?    我能用这些散文装一把才女吗?    四爷就笑,说王成,“你找一下,有没有一本叫做《唐宋八大家文抄》的书。”    有这本书吗?    应该有吧,“嘉靖时期做过翰林院编修的唐顺之编的,应该有收录,你叫人找一下。”    嗳!这就去!    王成走了,四爷才点桐桐,“你呀,学什么都学一半!这个时期,文坛是这样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他们记得住八股范文,散文谁花时间瞧这个干什么?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样的诗词,在大明是不允许的!思念亡妻,夸妻子几句贤惠,这是可以的!其他的,不成。”    男女之情之类的,不像话。    林雨桐就愕然了,问说,“那像是《岳阳楼记》这样的名篇,读过的人也不多?”    四爷摇头,“没刻意问过。”    林雨桐不死心,等王成回来了,张口就问王成,“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下面是什么?”m.zwWX.ORg    王成懵了一瞬,“庆历……宋朝仁宗皇帝用过的年号,庆历这个年号用了八年……滕子京,是说滕宗谅吧……”    林雨桐看王成,在确保他不是在跟自己逗闷子的时候,就又问了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个话……”    这个话说的好!但是提点我这个做什么?    林雨桐又问了一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话听过吗?”    王成摇头,迷茫了一瞬之后就愤然的道:“这话说的极好,很该说给那些读书人听听,一个个的可脸红?”    林雨桐:“………………”她特别不可置信的看四爷,从没有人告诉自己,大明是这样的大明!    四爷摆手叫王成去忙去了,这才问桐桐说:“知道钱谦益吗?”    知道!这人五十九岁了,娶了二十出头的名妓柳如是!    四爷:“……”我说的是这人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你说的是啥?有用的从来不记,老是记些屁用没有的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林木儿的没你就不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