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到唐朝破案 第21节  (第2/2页)
夜喝的还是我送的荔枝酒。”    狄仁杰颇为自责。    长安荔枝难得,南方商人便以荔枝入酒售卖,奇货可居,狄仁杰得了两大坛,分给好友范履冰一大坛。    梁柏道:“狄公不必如此,你没有送这坛荔枝酒,他也会饮别的酒。”    狄仁杰叹气,“早知如此,我该多劝劝他。”    范履冰是进士及第,历任知县,知州。仪凤年间,奉诏考试择优选禁中,以弘文馆学士身份,作为武后的密使参与处理宰相权事。    范履冰现任吏部侍郎,是武后属意的下一任吏部尚书。    没有宰相之职,却有宰相之权。    弘文馆这批人是武后麾下最早的一批谋士。    论资历,比狄仁杰还老。    不过十几年匆匆过,这批谋士老的老、死的死,大有凋零之象。    梁柏道:“狄公是否去过范家?”    狄仁杰点头,范履冰是喝他送的酒死的,范履冰和狄仁杰又是至交,所以狄家的门半夜响了。    “于情于理,我都该去一趟。”狄仁杰道,“粗略在范家查过,酒中无毒,遗体并无中毒迹象。范侍郎头、颈、手均有汗液,这是心绞痛发作征兆,范家人也说,范侍郎死前喊胸痛,去喊了大夫,大夫到时,人就没了。”    狄仁杰曾任大理寺正,断案无数,验尸对他是基本功。    梁柏点头道:“二圣出行,百官随侍名单是范侍郎拟的,听吏部说,为配合奉宸卫布阵,他连续数日熬夜,想来也是太累所致。”    狄仁杰道:“这点范家人也提及,范侍郎近来多感疲倦,同时伴有焦虑、失眠、惊醒等,心乃人之中枢,心绞痛……哎,回天乏力……”    梁柏左右一看,官员聚集的地方隐约有提及“范侍郎”的声音,看来范履冰之死开始传开。    梁柏道:“狄公查得如此细致,怀疑也是弘文馆的人谋杀?”    一个“也”字,意味深长。    狄仁杰点头,“弘文馆出身的朝臣,算上范侍郎,今年身故三个了!”    元万顷、刘祎之、范履冰、周思茂、郭正一,个个天资过人,进士及第,天后智囊,朝中人称“弘文馆五大学士”。    元万顷、刘祎之、范履冰先后意外身故,剩下周思茂、郭正一。    梁柏凝眉,“文人相轻,不至于如此?”    狄仁杰叹气,“我断案多年,见过因一句口角杀人的、因几纹钱的争执杀人的。我等永远无法设身处地作为凶手考虑。”谁能保证文人不会因一篇文章杀人。    梁柏十分赞同。    人心难测,起于微末的邪念、恨之入骨的歹意,实在不可预料。    尤其同朝为官,大家面上和善,谁也不知道肚子里酝酿什么诡计。    狄仁杰双目一眯,“时逢朝堂大变局,弘文馆学士死了一个又一个,不由得我心生忧虑啊。”    梁怀仁过来提醒,帝后起驾的时辰已到。    弘文馆学士之死,一直是狄仁杰暗中关注,梁柏本想多问几句,被狄仁杰推走,“护驾要紧,到了洛阳,我们再详叙。”    梁柏朝狄仁杰拱拱手,“此次伴驾的弘文馆学士,我会格外注意。”    狄仁杰叉手,“那就有劳将军。”    *    一个时辰前,欧阳意送走梁柏后,正准备美美地睡回笼觉。    关门之际,门缝忽然被伸出的一只手拦住。    月光下,那只手异常光滑洁白,不似人手。    不是老公那双骨节分明、粗糙有力的大手。    “谁啊?”    手的主人不说话。    啪,使劲压门。    外头立刻传来一声痛呼。    李匡惨叫:“啊……是我!”    欧阳意:……阴魂不散。    “对不住,不知是王爷大驾光临。”    “呼……”    李匡甩甩手,那双保养得宜的漂亮玉手被夹出一条红印,看着就挺疼的。    欧阳意连连致歉,心里却道“活该”!    “我来和你道别。”李匡满脸不舍,情真意切。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