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 皇帝大行(上)  (第4/4页)
一片无垠辽阔的绿草地,无神且渐失生机的眼中忽然精光大盛,仿佛连精神都振奋起来。    “扶……扶朕下辇。”朱元璋颤颤巍巍伸出了手,语气带着几分激动难抑。    肃立在玉辇两侧的朱允炆和萧凡急忙伸出手,一左一右稳健的扶住了朱元璋不停颤抖着的身躯。    久病深宫的天子终于露面,跟随而来的大臣们顿时泪流满面,痛哭而拜,齐声高喝万岁,马场边沿的路旁顿时黑压压跪了大一片。    朱元璋无视跪拜的群臣,艰难的侧过头,对身旁的萧凡道:“去……牵一匹马来,朕,要骑马。”    萧凡一楞,都病成这样了,还能骑马?    朱允炆急道:“皇祖父龙体未愈,依孙儿看还是改日……”    朱元璋语气渐沉,不耐烦的盯着萧凡道:“快去!”    萧凡躬身应是,然后转身命人在马厩中选了一匹马,牵到了马场边沿。    看着通体乌黑,强健神骏的马儿不耐的用马蹄刨地,不时轻轻打着响鼻,朱元璋目光中的激动之色愈盛。    “允炆,萧凡……”    “孙儿(臣)在……”    “扶朕上马!”    萧凡愕然抬头,与朱允炆对视一眼,朱允炆无奈的朝他点点头,随即眼眶一红,泪水又止不住的流下来。    “是。”    二人一前一后托住朱元璋的双腿,将这位虚弱的老人艰难的扶上了马鞍。    朱元璋骑坐在马上,望着眼前这片属于他的土地,一股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    朕,当年皇觉寺中一个三餐不济的和尚,淮西村间一个衣食无着的乞丐,一晃数十年过去,濠州城中始发奋,鄱阳湖畔火冲天,草原大漠饮虏血,古都金陵创帝业!    这天下,是朕打下来的!    岁月催人老,可抹不去朕开创大明盛世的赫赫辉煌!    心旌激荡的朱元璋,此刻灰暗的脸上又布上几许迷茫。    当年风华少年,如今年华渐老,这一生,朕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当年的敌人,王保保,陈友谅,张士诚……他们都倒在朕的刀剑之下。    当年的战友,胡惟庸,李善长,蓝玉,傅友德……他们也都倒在朕的刀剑之下。    朕之一生,错了多少?对了多少?    骑坐在马上久久无言的朱元璋,神色间布满了迷茫和悲怆。    忽然,他哈哈一笑,苍劲的笑声透着无限轻快和洒脱。    是非对错,凭后人说罢了!    我就是我!我是朱元璋!天下只有一个朱元璋!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迷茫之色尽去,朱元璋仿佛病愈了一般,浑身充满了力气,抖索的手指抓稳了马鞭,狠狠朝后一抽,马儿吃痛,拔足向辽阔的马场飞奔而去。    众臣一惊,看着朱元璋孤身单马的奔向远方,凄凉中仿佛带着无比的悲壮。    大臣们眼睛渐渐模糊,他们忽然感到了一阵心酸,然后众人不约而同朝远去的朱元璋伏地跪拜下来。    萧凡也感到了心酸,这位老人,胸藏宇宙,富有天下,开创了万世伟业,可他,仍是个孤独可怜的老人。    沉默半晌,萧凡也撩起了官袍下摆,推金山,倒玉柱,跪在马场边沿,望着远方已只剩一个小黑点的朱元璋,心情沉痛万分。    朱元璋拖着沉重的病体,耳边只听到呼呼的风声,身体虽已虚弱无比,但他的心情却无比的畅快。    这是一位执拗固执了一生的老人,到死他都在用固执任性的方式,向这个属于他的世界告别。    眼中的景色在飞快倒退,这一刻,他耳中仿佛听到了当年金戈铁马,刀剑相碰的厮杀声,他眼中仿佛看到当年剑舞黄沙,血染征袍的惨烈景象。    如此的熟悉,如此的激荡,原来我朱重八,天生是属于战场的!    英雄纵然迟暮,可我还是英雄!    英雄与天不老!与国无疆!    猛然勒住马头,朱元璋喘息着望向天际落日的最后一丝余晖,缓缓回首,向身后跪了满地的大臣,还有远处连绵不尽的壮美河山投去最后一瞥。    “锵!”    朱元璋抽出了腰侧的仪刀,雪亮的刀身直指长天,他仰天豪迈大笑,笑声壮烈激荡,声动九天。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贼眉鼠眼的大明王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