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章 还以为小赚  (第1/2页)
    锦缎拆开来,露出来一根油黄锃亮的实木圆筒,如同变形的脸谱一般的花纹清晰可见。    一刹那,我的心情是无比的后悔!    后悔刚刚为什么不咬咬牙买下来,而是当着大爷的面要拆开来看呢!    但后悔之余,我又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这么漂亮的黄花梨,会有人想着用锦缎包裹起来呢?    这画筒比常见的画筒要略微细一些。    最主要,从上看到下,通体一致,绝对的一整根原木挖出来的。    那大爷看的也是一愣,“这不就是一根木头么!”    我去!简直晕倒!    不过,对于不懂行的一般人来说,这不就是一根木头么!    我点点头,故作肯定.    “老先生,我猜的没错,这的确是花梨木的,而且不瞒您说,品相也还不错。”    我说是花梨木,没说是黄花梨,多多少少还是耍了点滑头。    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一听就明白。    但是普通人,花梨木和黄花梨,还是有区别的。    “能值多少钱?”大爷迫不及待想要知道价钱。    我略微思索了一下。    “老先生,我说实话,我要是刚刚不告诉您这画筒是花梨木的,默不作声出个价把您的画给收了,您这画筒是不是也一并给我了?”    大爷点点头,没有说话。    “但既然说了,我就实实在在,也不压您价格。这样,您这画筒我两万块给您收了,您看怎么样?”    “两万……”大爷有点拿不定主意。    其实,一般人压根也不知道黄花梨这玩意应该值多少钱。    不知道的,以为不就是个木头么,再贵能有多贵。    而有的人听过黄花梨是个好东西,可能会觉得应该值个几十上百万,甚至上千万。    其实真没那么夸张,如果单就这根画筒来说,品相的确够漂亮,但是体量就这么一点大。    而且也没有什么独特的工艺,更看不出历史来历。    所以,总体上来说,我估计能值个四五万左右。    我见大爷有点犹豫,不禁解释道,“说白了这就是根木头挖出来的圆筒,材料是真不错,可惜看不出时间。如果是明朝宋朝的,或者什么几百上千年前历史名人用过的,那就值钱了。”    “这也是历史名人用过的!大画家齐白石用过的,有很长时间的。”    我听的不禁笑了起来,“老先生,齐白石不是和您父亲见过么?能有多长时间?”    大爷听的一愣,随即也笑了出来,“哦,也是哦,齐白石不是古时候的人哦!”    大爷挺可爱,应该不是来钓鱼的。    因为他真的不清楚齐白石是谁!    “不过两万是不是太少了点?你看这画筒多漂亮啊!”    大爷还是你大爷!    画筒是不是真漂亮?到底有多漂亮?    实际上大爷压根就不懂,但是,这典型的中国大爷,不讨价还价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我是有准备的,我刚刚开价两万也是留着空间的。    “那您看多少合适呢?”    我把球踢给了大爷,让他开价。    因为无论我再次出价多少,大爷都还是会要求再加价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