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5章 百官入局  (第1/2页)
    随着宫内所传将从百官进献的贺礼中,臻选几份贺礼送去凤阳,为皇后娘娘祝寿的消息流出,整个应天府上下,都被这个消息所惊动起来。    率先得到消息的,无疑是家宅离皇宫最近的官员家中。    户部尚书范敏就是其中的一员。    今日休沐的他,在火急火燎的从鉴宝会上折返,回到府里后,户部培植的亲信,立马快马加鞭的托人将这个消息递送了过来。    本来就有心花些钱银。    不为别的。    就算是为了支持太子殿下为了筹备军粮,不惜将这些朝贡的西域珍宝拿出来拍卖,也绝不加赋百姓的仁心,他也得尽一份绵薄之力不是。    当然。    如若太子殿下不知道这事,自然会有与他不相干,甚至敌对者上书参他一本。    可当他真正游览过鉴宝会。    他便已然变了主意,觉得当真可以在拍卖会上拍得一两件异域重宝,留给子嗣以为家传。    而当他又听闻太子殿下将从百官城呈宫中,为皇后娘娘祝寿的贺礼中,挑选精品送去凤阳时,他的想法再次更替。    他要选一份重宝当作贺礼呈送。    只是这钱银他是不可能掏的,不说他的小金库有没有这么多,就是有,也不能拿出来分毫。    毕竟老朱反腐,那绝不是跟百官开玩笑。    他的前任。    还有和胡惟庸牵扯的那帮人。    哪一个不是前车之鉴。    要想把贺礼送的名正言顺,只能由交好的“好友”,在拍卖会上将重宝拍的转送于他,再由他借花献佛,马不停蹄的呈送宫里,方为稳妥。    至于谁是他交好的好友。    自然就得看谁拍得他心仪的重宝了。    如若那人识趣,这折损的银子他自然是不可能掏出来,但在户部管辖的范畴中,哪怕只开一点小小的便利,也足以他的这位“好友”在自己的任期内,将自身的产业经营的顺风顺水了。    如若不识趣。    呵呵…………    而在百官之后,最快得到消息的就是几位刚回王府的藩王了。    当听见宫里传来的,要给他们母后送寿礼的消息。    三个各自在家的藩王的脸色都非常之精彩。    原本他们听取了康铎建议,还盘算着将这些异域珍宝拍下个几十件来,带回北境,委托商队卖给北方的残元。    毕竟战乱归战乱。    大明攻破大都的时候,残元的皇帝和大臣们,可是将整个大都的钱粮都席卷一空,带回了草原。    就算粮食被他们各自分了。    可银子呢?    普通的援兵肯定是分不到什么银子的,至于草原的贵族,他们虽然有钱,但天苍苍野茫茫的,在草原上焉能找到银钱的用处。    如若这时候,委托些商队,将他们任然祸乱中土时才能享受的奢侈品,连带这些异域珍宝去换他们手里的银子,或者干脆换些好马回来。    还是有不少商量余地的。    虽然他们手头没钱。    可凭借着他们各自的封地,还有皇室的信用,从勋贵百官乃至于富商大户手里拆借些银子,日后慢慢还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从昨日的勋贵们典当家产,到今日这鉴宝会一出。    他们就有预感。    能带回北地的异域珍宝的数目只怕要大打折扣。    更别说,如今还要挑些重宝给他们母后祝寿。    虽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