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九节 无题 (第5/5页)
,平阳县的卫青。才会成年。 起码还要二十几年,未来的冠军侯才可能成长起来。 在这之前,刘彻可以依靠的,也就只有这些,还是一张白纸,未经雕磨的亲信心腹,潜邸臣子了! 这样想着的时候,七八个许久未见,皮肤变黑了。身材变壮,人也更加精神了的臣子鱼贯而入,对着刘彻,恭身跪下来,叩首道: “臣剧孟!” “臣义纵!” “臣……” “叩见陛下,伏维陛下万安!” “好!好!好!”刘彻看着这些臣子,满心欢喜。 周亚夫也好,李广也罢,都不可能与他真正一条心。一个方向。 只有这些人,才是与他休戚与共的君臣。 出去历练几个月,这些人的精神样貌,都已经大为改观。 尤其是义纵! 刘彻记得。之前,义纵还是个粉嫩嫩的正太,看着有点少不经事。不堪大用的感觉。 如今,这次回来。义纵长高了不少,人也变得壮实了许多。尤其是脸上,充斥着激扬的自信与信心。 看来,在周亚夫身边,他学到了许多! “卿等总算回来了!”刘彻将他们一一扶起来,高兴的道:“卿等皆为朕之肱骨,此番随军,可有所得?快快与朕说说!” 剧孟与义纵于是各自从怀里取出一份被装订起来,写满了文字的书册,呈递到刘彻面前,道:“臣等受陛下之命,随军出征,陛下嘱托,臣等一日不敢或忘,此皆臣等一路所见所闻与心得体会,呈与御前,供陛下查阅!” 刘彻高兴的接过那两本厚厚的书籍,迫不及待的坐下来,翻开来看。 这两本书上,剧孟的那本偏重于两军交锋的布阵与进击,以及大军的前进与后撤。 而义纵则偏重于行军扎营以及战略布置。 他们两个,虽然都还局限在现在流行的步兵列阵交锋上。 但对骑兵,也都有着各自的认识。 尤其是义纵,他的那册书中,关于骑兵的运用与常识,占了不小篇幅。 刘彻花了大半个时辰,才算草草看完了全部的内容。 这才抬起头来。 这一抬头,刘彻就发现,义纵剧孟等人,依然保持着最初进献书册时的模样,弓着身子,一动不动的站在殿中。 他连忙道:“哎呀,朕居然忘记了赐座,此朕之过!王道,快快给诸卿赐座!” 心里面难免对王道有些不满了。 太笨了! 这样的事情,居然都不知道提醒一下他! 只是,王道终究是老人,而且是忠臣,这点小小的毛病,刘彻也就在心里埋怨一下就算过去了! 等到诸臣各自落座,刘彻就放下书册问道:“以卿等所见,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我汉家当以何兵种为主战兵种?” 这就是要考校他们究竟有没有认真观摩和学习了。 剧孟拜道:“臣以为未来十年,弩兵依然是主力,骑兵虽盛,但奈何战马、骑士难得,故此,臣以为二十年后方为骑兵主战之时,先下,还是弓弩为王!” 义纵也拜道:“臣随太尉,巡视诸军,与曲周候、弓高候各有交谈,太尉、曲周、弓高三位长者皆以为,未来,骑兵方为王,尤其是……” 义纵握着拳头道:“匈奴蛮族,屡侵我汉家边郡,汉匈迟早将有决战,臣窃以为,陛下当全力发展骑兵,这样十年以后,我汉家骑兵,当可以与匈奴骑兵交锋而不落下风,二十年后,追亡逐北,擒单于悬汉北阙!” 其他人也各自发表了意见。 大体都是觉得骑兵大有前途,而步兵迟早要沦为骑兵的辅助。 刘彻听完,也不由得点头。 毕竟都是年轻人,思维开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快。 只是这些人中,即使最乐观的义纵也觉得,汉家要二十年才可以拥有战胜匈奴的骑兵部队。 刘彻觉得太悲观了! 当年越灭吴,也不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现在,汉室已经生聚了五十几年了,再教训个十年,就该出塞了! 当然,这个事情,刘彻轻易不会透露给人知道。 他站起身来,道:“卿等皆不负朕望,朕心甚喜,我汉家向来赏罚分明!王道,宣诏罢!” 众人连忙纷纷跪下听封。(未完待续……) ps:一万 ,咳咳,好久没这么努力了~~~~~求奖励,求表扬求鼓励~求打赏~ ...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