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93不应该是酸味爆棚的吗 (第3/4页)
众基础的,尤其是粤语歌。 这有赖于香江电影和文化在之前十多年在南韩的流行。 比如郭在容导演,他说起中文歌,第一反应就是《倩女幽魂》国荣唱的歌,然后就会用比较标准的粤语哼唱“羊桑楼~~” 江炎也是在和剧组中南韩人员的沟通知道,原来国荣在这里的知名度超高,他的很多歌在南韩都很流行,算是南韩的华人之光。 不过现在南韩的华人之光变成了江炎。 没办法,江炎毕竟是在老美闯出巨大成就的人,是现在的亚洲第一流行歌手,而且还比国荣帅,所以《DNA4》在南韩一发售便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一周之内,便卖了18万张,算是在韩销量最高的国语专辑了。 这其中除了江炎本身的人气以及专辑质量超高外,其实还沾了一些中韩关系的便车的。 两国关系逐渐升温,江炎于是就成了第一波吃到红利的人。 所以专辑出来后,很多权威乐评人和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开始了吹捧。 而《DNA4》也完全经得起吹捧。 就拿全智贤最感兴趣的话题说: “欧巴,你是怎么想到把诗写进歌里的?” 把诗写进歌里,成了最震撼南韩歌迷的事情。 这个年代的南韩民众其实还是有很多认识汉字的,尤其是那些老资格的乐评人。 所以江炎的中国风歌曲,比如《兰亭序》这种出来后,那些懂汉字、懂古诗的乐评人简直要把江炎吹爆。 “全世界也只有汉语歌词能做到如此优美。” “歌词单拿出来都能入选古文教科书。” “汉字之美,在一首歌中完美体现。。。” 他们的溢美之词在20年后的国人看来,绝对会大呼不可思议。 南韩人,还有这么客观,这么舔华夏的时候? 他们不应该是酸味爆棚的吗? 对此江炎只能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气。 当然这并不代表江炎完全对南韩转变态度。 因为他可是知道的,没过多少年,中国风就会被他们说成是“东洋风”,再之后没准就会变成韩风高丽风什么的。 所以对于这些吹捧,江炎心里算是毫无波动。 甚至说与其想这些,不如还是想想晚上吃什么好。 天天泡菜,体重都维持不住了。 话说回来,小型见面会开始后,现场的南韩粉丝们这才发现,原来江炎的韩语说地是真好啊! 有些人还记得几个月前江炎来南韩巡演的时候,那时候江炎的韩语还不会多少句。 现在再看,好家伙,不仅会了,而且连口音都快没有了。 才子!真才子! 而江炎这种能力,也确实能极大地拉近和南韩粉丝们只见的距离。 由于文化近似的关系,对于会说本国语言的外国人,南韩甚至比国人还要激动。 所以接下来的见面会也没有意外地无比热闹和谐。 同样的,对于外国人,南韩粉丝们最关心的也自然是偶像对本国的看法。 江炎对此也早已有了应对方案,对南韩的一些问题,早先江炎的团队就做过充足准备。 碰敏感话题是绝对不会碰的。 至于别的,有兴趣的江炎就回答,不感兴趣的,哪怕知道江炎也不多说。 总之就是突出一个恰到好处即可。 “对南韩什么感觉?这个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虽然这是我第二次来南韩,但观光游玩还真的没怎么去过,每次都是工作工作还有工作,这次也一样,这得怪郭在容导演,他压榨我!” “韩语哪里学的?我学语言一般都是先看书,然后看电影听歌,接着就是和母语者聊天,全智贤知道的,这些天我没少麻烦她。” “知不知道跆拳道?当然,我和我们国家的悉尼奥运冠军陈中认识,我本人对武术也很感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