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章 绿矾加热好,绿矾加热妙,朕赐给你们了来自地狱的魔法  (第1/2页)
    兵部尚书张缙彦扶须赞叹:“贻白公(张四知字)此计妙极,武库正是兵部所辖,只消老夫一句话,便能打开了大门。    贻白公一招妙计,便是数万大军啊!”    众人纷纷大笑,齐赞张四知的办法好。    有兵部尚书在这,还怕从武库(军械库)拿不出兵器武装家丁吗?    一时间,欢声雷动。    甚至就连有心事的李来亨,也点了点头……    他强颜欢笑,心中却在思索,是不是该劝一劝叔祖呢?    ……    皇极殿内。    朱由检慵懒的瘫在龙椅上,脑袋却转的飞快。    王承恩被他指使出去办事了,护卫在崇祯身旁的是太监王廉。    这厮是王承恩的义子。    这是太监们延续香火的一种方式,在太监群体中很常见。    历史上,此人陪崇祯到了最后时刻,就在崇祯万般无奈只得刺死女儿,赐死妻子的时候,他带人守着宫门,给崇祯保全气节争取了时间。    这厮也是可以相信的。    王廉试了又试,终于咬着牙开口道:“陛下,当谨防人心呐。”    防谁?王廉没说,但用脚趾头也能猜得到。    朱由检瞥了王廉一眼,轻笑:“你以为朕是走下水道的人吗?”    他抬头看了看王廉,昨晚,他已经告诉太监宫女们自己会怎么离开,正好此人去传唤皇后等人了。    今天一早就遇到了朝臣逼宫,王廉不知道此事,倒也情有可原。    崇祯将自己的打算,简单的说了一遍……    王廉告了一声罪,担忧道:“陛下,臣怕的是万一消息泄露,逆贼从金水河进来。”    明朝时候,太波池(什刹海)要大得多,它设计最初的功能是承担漕运,是连通了京杭大运河的。    世界历史资料显示,明朝正处在小冰河时期,气候逐渐变得干燥(来自中国和欧洲的环境学家已经证明这一点)。    干旱缺水使得漕运只能通到通州,北京这一段无法再通行。    太波池也逐渐变成了内陆河。    纵然如此,太波池在缺水的北方,也称得上是浩瀚。    朱由检哈哈大笑:“无妨,水关的位置,就决定了水道只能是单向通行的。”    王廉仔细一想,顿时恍然大悟。    皇宫名唤紫禁城。    这紫指的是紫气东来的意思,而禁——禁地也!    皇宫城墙周围,都是宽阔的空地,目的就是防止有人混进皇宫。    逆贼若想借助水道混进皇宫,必须要靠近水关。    城墙外可没有遮挡物,守卒一眼能看很远,早早就能发现他们。    况且,水道宽度只能容纳一个人。    逆贼纵然进来,也只能依次而行,到时候,只需三五个壮丁,手持长枪攒刺,就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    这样的设计,保证了想要从皇宫逃出去容易,想要大规模进入,就只能走大门了!    两人正说着,王承恩带着一群小火者走了过来:    “陛下,三千斤火药已经准备妥当,此外,按照陛下的吩咐,臣已经在皇宫三大殿各处埋下了近万斤绿矾石……”    早些年,大明出了一位炼丹皇帝,地方投其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