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殿下 第61节  (第3/3页)
来,服侍着齐尚书梳洗,一面与齐尚书说了,“公主殿下打发人送来的羊羹、梅花糕、糖蒸酥酪、带骨泡螺,还有两筐蜜桔,说是大人近来辛苦,给大人吃的。”    齐尚书双脚浸于微烫水中,舒服的叹口气。    自从给公主做了史学师傅,齐尚书那是颇得实惠,过年过节,他都是双份赏赐,一份是朝廷给的,朝臣按品都有的。另一份是万寿宫赏的,皇子公主的师傅们都有的。    近来,公主渐渐长大,小公主对师傅们都很尊敬,在宫里说得上话,但宫中有什么好东西,公主都想着他们,齐尚书便还有一份。    不过,公主以前也就是送时鲜瓜果、绫罗绸缎、笔墨纸砚等物,似这样入口的点心,公主从没赏过。s    这东西就显着很近了。    当然,他是公主的史学师傅,本也亲近。    不过,这种亲近跟直接赏赐点心饭菜还是不一样的亲近。    他也不是公主心腹,这种感觉太近了些。    齐尚书道,“你也知道我今儿事务多。公主赏赐也没空用,你们散去吃了就行。”    侍婢笑答,“哪儿能不回禀大人一声呢。”    齐尚书在热水里泡了会儿脚,便有一个貌美侍女带着小杌子进来,坐在齐尚书面前,先在膝上铺开一块雪白布巾,再捧起齐尚书一双泡的粉白的脚,擦干后,涂上一层香膏,按着医家穴位,轻重得当的按揉起来。    直待泡过脚,齐尚书只在睡前饮了一盏热乎乎的羊奶,便休息去了。    待他再去宫里讲课,虽难免被打听一番望灯的事,齐尚书也告诉大家此事因果缘由,这事说来可笑,是制灯的那家结了大仇。    这制望灯原是长房的手艺,长房无子,便过继了二房的儿子。不想,过继了这孩子后,长房太太忽有了身孕,这位嗣子便有些尴尬。    后来,传手艺时,按理该传给长子,也就是嗣子。可长房有私心,想传给自家儿子。    由此闹出的事故。    这下子好了,一家子全都抓起来下了大狱,也不必讲手艺传承了。    颜姑娘道,“原不大点事,这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了。”    荣烺很鄙视这一家人,“真不愧一家子,不就是个制灯笼的产业,那大房也是,传就都传,小器的很。二房也有毛病,走出门瞧瞧,天宽地阔,哪儿就寻不出比制灯笼再大的产业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为着这么点子小事,一家子进大狱了。    齐尚书笑,“我说没意思吧,非打听。”    “总得有头有尾,不然得记挂好些日子。”    这事就算翻过一页。    喝过腊八粥,女孩子们便放假了。    荣烺要在宫里跟郑皇后处理宫务,她也让荣玥几人回家,也学习家里的事务。姜颖不用回,依旧住宫里,和荣烺一块儿,跟着郑皇后学习。    喝腊八粥的时候,荣烺还特意多赏了一小锅腊八粥给齐师傅,觉着齐师傅怪可怜的,多招人心疼啊。    齐尚书收到荣烺腊八粥,算是确定了,这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公主殿下咋这么反常?    难不成是公主突然野心勃发,打算收买我?    不对,齐尚书特意打听过,史太傅就没得额外的腊八粥。    公主也没道理只收买他,不收买史太傅啊,史太傅的地位可一点儿不比他低。    公主突然为什么对他这么好啊???    凭齐尚书的智慧,硬是没想到公主是知道他那见者伤心闻者落泪的身世史后,对他产生的关爱心理。    天知道,自从齐尚书大义灭亲,亲自给亲爹送了条白绫,然后,更让周尚书一干学生不满的是,他们至今不知道齐尚书把亲爹周尚书葬哪个畸角旮旯了!    反正,齐尚书把大仇得报后,齐尚书的名声也彻底完蛋了。j    所以,他堂堂礼部尚书,掌天下文教,硬是连大皇子师的位置都没争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