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贾大人不是鞑子  (第1/2页)
    两个少年身上的衣服以及头上的发型,贾六再熟悉不过。    应当就是杨遇春说过的假汉人了。    “跑啊,再跑啊!”    一个阿科里寨驻防营兵用长矛朝其中一个少年膝盖猛的扫去,少年疼得当场倒地,眼泪和着血水在眶中打转。    另一个腿上被营兵戳出一个血洞的少年见状,拼命朝倒地的少年冲去,张开身子替他抵挡着营兵戳来的矛头。    这是兄弟俩。    “戳死这个汉奸崽子!”    两名营兵的长矛同时洞穿哥哥的后背,血水顺着哥哥的胸膛不住滴落。    哥哥却是一动不动,只紧紧的抱着弟弟的身体,似乎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就绝不会让人伤害弟弟。    因为,弟弟是他在这个世间最后的亲人。    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姐姐,都死在了搜山的清狗刀下。    “啊啊,啊巴...”    被哥哥用身体护着的那个倒地少年急得拼命叫喊,可是发不出声音。    竟是个哑巴。    不远处,一队正在歇脚的运粮民夫蹲在寨墙看着面前的这一幕,目中没有同情,而是痛恨。    要不是这些假汉人同番贼一起造大清的反,他们能千里迢迢来这鬼地方受罪么。    活该,活该!    “胡阿大,你莫要这么快弄死他们,养几天玩玩也好。”    寨墙上一群拿着鸟枪的营兵趴在杆子上哄笑着。    贾六叹了一声,准备让祖应元过去问问怎么回事,那福建绿营的外委把总刘德已经奔了过去,并示意德阳兵住手。    这让贾六一愣,但很快策马向前,因为刘德对那帮德阳兵指了指自己。    “怎么回事?”    贾六没有下马,拿鞭子指了指那两个少年。面对绿营兵,八旗官身上自有一股气势。    “回大人话!”    那个叫胡阿大的哨长不敢怠慢八旗官,躬身行礼后说两少年是他们在附近山中抓到的汉奸崽子,正要处死他们。    汉奸崽子?    又一个让人颠倒三观的说法。    但,是对的。    于清廷而言,仍就不愿承认他们对中国占领的汉人,不就是汉奸——汉人中的奸贼么!    贾六的祖先贾汉复因为帮助满洲,不同样被当时的汉人认为是汉奸么。    不过乾隆凭什么骂大清的功臣们是汉奸?    难不成他也是汉人?    不是汉人,能干出这骚操作来。    将来有空就造你乾隆的谣!    .........    贾六知道没法救下这两个汉人少年,但他还是问为何不审就处死的。    德阳兵那什长说道是上头传下的军令,凡捉到番军中的汉奸一律处死,至于其他番贼倒是可以受降,押至美诺寨处置。    贾六点了点头。    他在美诺寨确是看到有几百看起来不像是汉人的番人。    这些番人多是俘虏,没有遭到虐待,在寨中也能自由活动,想来是清军高层用于分化金川反清力量,尤其是土司势力的伏手。    也许是乾隆的授意吧。    毕竟于乾隆而言,金川反清的汉人才是他一定要加以消灭的,那些番人土司只要不是坚定反清复明的,倒是可以给个机会。    “大人,是双生子呢。”    在杨遇春的提醒下,贾六这才发现两少年竟是双胞胎,想了想,翻身下马走到两少年面前。    被长矛洞穿胸膛的显然是哥哥,活不了了,胸口的血正咕嘟的往外冒。    弟弟身上也有多处伤口,腿似乎断了,但伤势看上去并不致命。    可能是知道清军中八旗与绿营当官的、当兵的穿着区别,尚有一口气的哥哥痛苦的看了眼贾六后,突然从口中吐出一口血水:“狗鞑子,你们不得好死!”    鞑子。    百年之后,犹有人记着这一称呼。    贾六沉默。    那少年突然挣扎站起想要扑向贾六,杨遇春下意识的挡在前面。    一把长刀凭空出现,“豁”的一下砍在哥哥的脖子上,伴随着刀刃入肉的切骨声,鲜血“噗嗤”喷涌而出。    溅了杨遇春一脸,站在其身后的贾六也未能幸免。    鲜血染红了他的官帽,染红了他的顶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