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杨士奇:汉王殿下想拉拢我?  (第1/2页)
    诏狱。    朱高煦大步走进牢房,眉头顿时紧皱。    天牢内幽暗寂静,只有少许微弱光芒射了进来,地上是一块块青色石砖,踏在上面阵阵冷气直透心底。    幽深寂静的甬道内,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一个个锦衣卫好手眼神凌厉,目光不善地扫视着来人。    但当他们看清来人的面容后,却是急忙躬身行礼。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在前面带路,身后还跟着监国汉王爷。    显然汉王殿下是来探监,就是不知探监何人。    朱高煦没有理会这些正诚惶诚恐行礼的力士旗官,继续向甬道深处走去。    终于,他停下了脚步。    隔着铁质栅栏,杨士奇正盘坐在地上,手中拿着书卷,看得很是入神。    他在天牢内的待遇,倒是比朱高煦想象中的好出不少。    不但潮湿地面上铺着石砖,一尘不染,墙角处还放着一床毯子,杨士奇面前更是摆放着整齐的书案,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想着,朱高煦忍不住暗中慨叹。    这就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啊!    放到古代,士大夫如果犯了罪,如在五刑范围之内,不必派司法官吏对其加以捆绑羁押,而令其自己请罪。    如属于重大犯罪,也不必派司法官吏对其施以死刑,而令其跪拜自裁。    太祖年间,曾有一知州因贪赃枉法而被判死刑。    司法官欲按律对其处以脊杖刑和黥刑,但朝臣以“刑不上大夫”为名极力反对,太祖便废除了此人的杖刑和黥刑,将其流放。    此后针对官吏不适用杖黥法,成为大明固定的律令。    当然,士大夫的特权,还远远不仅于此。    而且,这“刑不上大夫”中的大夫,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要知道自锦衣卫设立以来,死在他们手中的朝堂大佬那是数不胜数。    说白了,这刑罚到底上不上大夫,全凭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的意愿。    纪纲是天子鹰犬,也是一个聪明人。    他知道皇上器重杨士奇,所以对此人很是优待,从未动用半点私刑。    眼见到了地方,朱高煦给了纪纲一个眼神,后者立马会意,命人打开了牢门。    在杨士奇诧异的目光中,朱高煦走进了牢房,而纪纲则识趣地带着人走了,给二人谈话留下时间与空间。    “汉王殿下前来所为何事?臣不太明白。”    杨士奇带着满脸疑惑,主动问道。    汉王殿下这是特意来寻自己的?    什么情况?    朱高煦点了点头,笑道:“没错,老杨头,在诏狱里住得还习惯吧?”    听了这话,杨士奇嘴角有些抽搐,强忍着心头火气,淡淡回答道:“劳汉王殿下挂念,臣住得还算不错。”    “至少每日无事的时候,还可以温书习字,已经很满足了……”    当然,这话说的就四个字——口是心非!    杨士奇恨不得一个大嘴巴子抽过去,狠狠教训这汉王爷一顿!    汉王监国理政第一天,就检举揭露了都察院刘观等人的贪腐大案!    杨士奇不过是请求将这场惊天大案交给三法司会审,以降低这场贪腐大案的牵连面与严重性。    谁曾料想暴怒的皇上误以为自己在帮他人开脱,试图掩盖贪腐大案的真相,于是把自己打入了诏狱。    说到底,这一切都是汉王朱高煦的精彩手笔。    借助刘观等人的贪腐大案,惹得皇上勃然大怒,再顺势打击太子与太子党官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