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品鉴会!我朱高煦从不按常理出牌!  (第1/2页)
    太仓,刘家港。    此地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也因此成了一个繁华热闹的贸易集市。    刘家港是名扬海外的古港良港,容“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门户”,此前已有“六国码头”和“天下第一码头”之称。    这块富地,水陆交通方便,自然资源丰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东南沿海一带有着众多丰富航船经验的驾船民工,和一大批优秀“船老大”可供挑选。    这里商贾云集,商品充足,船队补给容易。    太仓又是离金陵最近的临海港口,近在咫尺,便于朝廷与船队联系。    不到半个时辰,朱高煦便赶到了此地,望着那密密麻麻的郑和船队,头皮有些发麻。    此刻刘家港内停满了南京、太仓等地制造的各种海船,两百余艘船自然排列成燕形,郑和那艘震撼人心的宝船居中,百余艘坐船紧紧围绕在其四周。    而在码头上面,堆满了各种海外番货,密密麻麻,堆积如山。    在码头上走动的,除了驻扎在此地的官兵、军运漕粮的士兵、本地居民外,最活跃的还属那些满怀淘金梦想的人士——做贸易的商贾、随郑和来华的使节随员等。    这些人的目光,大多都聚焦在香料、珠宝等番货上面。    尤其是那些负责看守的官兵,神情紧张地环顾四周,唯恐贪婪的商人突然暴动,趁机抢夺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    朱高煦见状忍不住哑然失笑,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很快周忱与裘广德二人顶着黑眼圈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厚厚一叠笔记。    昨夜他们二人被朱高煦洗脑之后,便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唯恐出现任何纰漏。    裘广德一见到朱高煦,立马兴奋地汇报道:“王爷,那些个富商巨贾能来的都来了,现在按照您的吩咐,暂住在娄江西馆里面,等着品鉴会开幕。”    “就算有的人实在赶不及,也派了得力臂助前来赴会,给足了您面子。”    听了这话,朱高煦蛮夷地点了点头。    “嗯,算他们识相。”    裘广德闻言一愣,唯有无奈苦笑。    这是他们识相吗?    得罪了你这位汉王爷,别说继续经商了,只怕立马就会招徕灭顶之灾!    周忱会心一笑,将忙碌了一夜的结果递了过来。    “王爷,海外使节多是拿宝物、香料、药材、珍奇动物等,准备换取我大明民间的瓷器、丝绸、茶叶、漆器等物品。”    “这是下官与老裘询问海外番商后,统计整理出的市场差价,比如一百斤胡椒,在海外本地只值个一两银子,在我大明市场却可卖出二十两,利润很是惊人啊!”    话说到这儿,周忱眼里还闪过了一抹激动。    “而我大明的瓷器,更是被这些海外番商追捧,差价甚至高达数十上百倍!”    “这一来一去间,就是丰厚得令人恐惧的暴利!”    朱高煦听了只是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中间商本就是赚差价,更何况是两国贸易,自然充满了暴利。    “你们辛苦了,不过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时候差不多了,老裘准备召开品鉴会吧,由你做主持人,主持竞标拍卖。”    裘广德闻言激动得身上肥肉都抖了几下,丝毫不见疲惫之色。    “王爷放心,小人明白。”    品鉴会事宜一切准备完毕,裘广德也得了朱高煦真传,所以心里底气十足。    朱高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