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7章 随手灭国  (第1/3页)
    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没有个两三代人的努力,人们很难理解保持水土的重要性。    所以给足百姓和官员认识的时间非常必要。    吴正义没有再去管朝廷的事情,他在大唐各地游走,推动着基础工业体系的建立,顺便看看大唐这些年的变化。    原有的几个工业区在得到琼崖侯府的第二次技术扩散之后,没有多长时间便迎来了再一次的升级。    关中和幽州新增三十多座高炉,建成之后,大唐的钢铁产量会达到每年四百万吨。    相关的轧钢厂、焦化厂、锻造厂也在建设。    区区四百万吨的钢铁就是后世一个乡镇钢厂的产能而已,但是放到这个时代,已经完全够用了。    钢铁产业永远是国力的脊梁,朝廷对于相关的项目极其重视。    李承乾派出了李愔和高阳来亲自负责钢铁产业的升级。    李愔管理的归化司最近几年很闲。    移民的安置已经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处理程序,不再需要李愔的高压手段控制。    监管归化司多年,李愔身上的戾气少了很多,变得很沉稳。    高阳则是闲的无聊,她的几个孩子都不小了,不用再耗费心神照顾,就想着出来做事打发时间。    她这些年也不是一味地相夫教子,毕竟她也是智库成员之一,对大唐的情况比较了解。    李承乾把重要的钢铁产业交给二人也放心。    吴正义带着二人在关中和幽州考察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面授机宜,将未来二十年的钢铁工业发展告诉他们,让他们了解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李愔很重视吴正义的安排,干脆把家搬到了幽州,亲自盯着这里的工程进度。    关中的钢铁厂建设则是由高阳负责。    安排好这些,吴正义去了华亭。    这里的钢铁联合体一开始就在采用琼崖钢铁厂的模式,主攻的是船用钢材和钢铁构件的生产。    华亭钢铁联合体建立的目的是向长江两岸的地区供应建设所需要的钢材。    只不过因为大唐的南方开发有些滞后,才不温不火。    没办法,人口就那么一点,区区四千万人也就是能支撑北方的发展而已,长江以南要是想快速发展,只能等待人口的增加了。    不过吴正义可不会放弃长三角这块宝地。    这里的区位优势比琼崖更好,潜力也更大。    所以他来到华亭,就是要给长三角地区带来所需要的东西。    琼崖的人口已经增长了太多,虽然对于琼崖侯府来说,人口代表着势力,但是以琼崖现在的体量实际上没有办法完全消化这些人口。    琼崖需要将一部分人口输送到内陆去,一方面可以缓解琼崖的压力,一方面可以给内陆输送一批急缺的高素质工人。    内陆的基础工业体系建立可不止是有技术就行,还需要配套的人才支撑。    人才、技术和资金,缺一不可。    华亭就是吴正义选择的重要的人口和技术输送地。    建设好华亭可以为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吴正义联系琼崖理事会,开始招募人员前往华亭帮助完善当地的基础建设。    首批计划输送人员在三万人左右。    对于离开琼崖,人们普遍很不舍得。    不过有吴正义亲自号召,人员的输送还是比较顺利。    有琼崖侯府的全力支持,半年时间,华亭周边就完成了三个社区的建设,年底便有五千多人来到华亭定居,开始相关的工厂和港口建设工程。    吴正义计划用五年时间来完善华亭的基础配套。    十一月初六,长安传来噩耗。    万太后殡天,朝廷为她举行国葬。    吴正义全家又回到了长安国侯府。    时间最是无情,老人家一个个的离开,吴正义都有些疲了。    万太后葬礼之后,吴正义再次回到了成纪老宅。    不同的是,他这次是带着三个老婆和小七一起。    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吴正义想和老婆过一段平静的日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